close

如果倫敦是一本書?

IMG_3284.JPG

倫敦這個城市,穿著古老的 外袍,骨子裡卻藏著叛逆的靈魂,

傳統與前衛這兩幾乎不可能並存的元素,卻像是一本書的書封和書底,

從不同的面向開始讀,都有著相悖的性格和迥異的個性,但無論你怎麼翻,

總是在某一章的某一節,照見了看似相對立,實則彼此餵養出的情節與對話。

這本書究竟有多麼迷人?我也是後來真正「跌」進去了才知道的。

 

從大學畢業的第一份工作開始,我的人生就脫離不了「書」,

說實話,小時候我還真不覺得自己稱得上一隻書蟲,

可每次看書看到出神,都有種掉進愛麗絲夢遊的樹洞裡的感覺,

像是無止盡地墜落,但其實,當結局來了,愛麗絲的午覺也得醒了。

 

2013年,我29歲,既沒男友又埋首工作,從雜誌編輯轉戰網站企劃,

每天綁在電腦螢幕前,天天計算著按讚數,分秒計較著流量多寡,

比真實世界更咄咄逼人的虛擬世界,實在讓人消化不良,

想想十幾年前,大學課堂上還在教「網路成癮症候群」,

現在不成癮都不行,「網路」相關的工作都成了時下最火的職業。

不過,先說明,我可不是為了逃避才決定去英國打工度假的,

我之所以願意辭去工作,拋下一切,跑到倫敦,都是那一本書害的。

 

 <靠窗的位子,光線剛好>是插畫家李瑾倫的圖文書,

她用插畫、文字和相片記載著,前往英國皇家藝術學院「找東西的經歷」。

任何一趟旅程都似乎得是一趟追尋的歷程,在一幅幅與文字搭襯恰到好處的插畫裡,

認識了極為陌生的倫敦,英式生活的街區,各國同學與老師相處的日常,對於創作的質疑和尋找。

「出國」不是為了扛一塊名校匾額才前往的旅程,而是一趟探究自我與再次蛻變的歷程。

每每翻開書本,彷彿就能聞到英國空氣的潮濕味道,親眼目睹晦澀的天空,由暗轉亮。

 

奇特的是,李瑾倫在前往英國之前,便有著許多知名的兒童繪本創作,

我卻一點也不曾感興趣,偏偏鍾愛這一本書。李瑾倫找到了她要的東西,

而我,也因為讀了這本書,找到了一個東西,一個深埋在心中的夢想:到英國去學畫畫。

只是毫無繪畫基礎的我,根本不可能像李瑾倫一樣申請到這麼厲害的學校,

更何況,我連素描都有問題了,還想出國學畫畫,簡直痴人說夢話。

 

未完待續.......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葛林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